绿意游赏。小游记创作比赛开启 / 关闭

绿意游赏。小游记创作比赛

香港是人烟稠密的大都会,市区内既拥有不少景观优美的公共绿化空间,亦不乏具特色而又带有季节美态的城市林木。为鼓励学生多亲身欣赏及了解本地的户外绿化空间,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特意举办「绿意游赏。小游记创作比赛」,让学生能在亲身游览的过程中,加深对香港的园境设计及绿化元素的欣赏、认识和了解,并透过创意将其观察、理解和感想记录下来。

比赛详情
1) 参赛资格及比赛组别
    • 本港中小学校就读的学生均可参加。
    • 比赛分个人团体两大类,每个级别均设个人赛及团体赛。
    • 每名学生可同时参加相同级别的个人赛及团体赛各一次。
    • 团体组别可由2至4名学生组成。
    • 比赛级别分以下四组:


级别

初小组: 小一至小三
高小组: 小四至小六
初中组: 中一至中三
高中组: 中四至中六

2) 作品要求
  • 学生需亲身游览香港市区内的其中一个带有城市林务及绿化元素的公共空间(如公园、海滨长廊、公共休憩处、绿化河道等),并以小游记形式将游览期间观察到的园境设施和植物特色、理解及感想以文字及绘图记录下来。

     (注:有关城市林务及公共绿化空间参考资料,可按此下载)

个人赛

  • 内容必须包含: 

             i)  公共绿化空间的名称、地点、游览日期及时间。游览日期须于2025年内进行。
             ii)  以文字及绘图记录该公共绿化空间设施内的以下三个元素各一种
                       1)   园境设计特色或元素(例如:水境、大草坪、观望台、凉亭、图腾等)
                       2)   树木(注:学生可参考树木上的二维条码树木标籤所记录的资料,了解树木的资讯,可按此浏览)
                       3)   特色植物(除树木以外)
              iii)  以文字表达对以上(i) 及 (ii) 项的感想及观察。

        • 作品规格:

             i)   游记作品尺寸须不大于A4尺寸(210亳米x 297亳米),以单面不多于三页记录,直向或横向均可,纸张材质颜色没有规限。
             ii)  文字记录可以用笔记、诗句、日记等方式表达。文字总数不可多于300字。中文或英文均可。
             iii) 绘图可使用传统绘画材料或电绘并列印于纸张上。可以单色或彩色创作。如使用电绘,需于作品背面列明电绘软件名称。

团体赛

      • 内容必须包含: 

             i)  公共绿化空间的名称、地点、游览日期及时间。游览日期须于2025年内进行。
             ii)  以文字及绘图记录该公共绿化空间设施内的以下三个元素各三种
                       1)   园境设计特色或元素(例如:水境、大草坪、观望台、凉亭、图腾等)
                       2)   树木(注:学生可参考树木上的二维条码树木标籤所记录的资料,了解树木的资讯,可按此浏览)
                       3)   特色植物(除树木以外)
              iii)  以文字表达对以上(i) 及 (ii) 项的感想及观察。

        • 作品规格:

             i)  文字记录可以用笔记、诗句、日记等方式表达。文字总数不可多于500字。中文或英文均可。
            ii) 游记作品尺寸须不大于A4尺寸(210亳米x 297亳米),以单面不少于三页或多于五页记录,直向或横向均可。纸张材质颜色没有规限,唯作品须以统一尺寸及版面方向记录。
            iii) 绘图可使用传统绘画材料或电绘并列印于纸张上。可以单色或彩色创作。如使用电绘,需于作品背面列明电绘软件名称。

3) 参赛办法
      • 参赛者完成参赛作品后,可把作品交回所属学校,并由校方递交予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
      • 学生亦可于比赛截止日期及时间前自行将作品及「个人参赛表格」 电邮至pr_glo@devb.gov.hk(不多于10MB),或以邮寄方式递交予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唯经此途径递交的参赛作品,将不会被统计入学校赛「踊跃参与奖」的作品数目。
      • 如经校方递交,学校请于比赛截止日期及时间前把已填妥的「学校参赛表格」连同参赛者参赛作品一并交至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
      • 校方及学生如以邮递形式寄交,请在信封面注明「绿意游赏。小游记创作比赛」。投寄前请确保邮件已贴上足够邮资,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不接收邮资不足的邮件, 而有关邮件将退回香港邮政处理。因邮递而导致作品摺曲、损坏、寄失等,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概不负责。
                            邮寄地址:香港添马添美道2号政府总部西翼16楼
                                                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
                                              「绿意游赏。小游记创作比赛」
      • 可于此下载「学校参赛表格」「个人参赛表格」。 
4) 比赛截止日期及时间

     2025年5月30日下午5时30分 (邮寄递交以邮戳日期为准;专人递送以发展局收件印章日期为准。)

5) 比赛结果公布

     得奖名单约于 2025 年 6 月底揭晓,得奖者所属学校将获专人通知领奖事宜。

6) 评分准则
作品绘图: 评分比例
描绘细致度 25%
美感及游记布局 25%
创意度 20%
文字描述: 评分比例
描述准确度 20%
写作水平 10%

7) 奖项
个人赛
冠军 (每级别1名) $3,000书券及奖座
亚军 (每级别1名) $2,000书券及奖状
季军 (每级别1名) $1,000书券及奖状
优异奖 (每级别约10名) $500书券及奖状
最佳文字记录奖 (每级别1名) $1,000书券及奖状
最佳描绘记录奖 (每级别1名) $1,000书券及奖状
最具观察力奖 (每级别1名) $1,000书券及奖状

团体赛
冠军 (每级别1名) $8,000书券及奖座
亚军 (每级别1名) $5,000书券及奖状
季军 (每级别1名) $3,000书券及奖状
优异奖 (每级别约10名) $2,000书券及奖状
最佳文字记录奖 (每级别1名) $3,000书券及奖状
最佳描绘记录奖 (每级别1名) $3,000书券及奖状
最具观察力奖 (每级别1名) $3,000书券及奖状

学校赛
最踊跃参与奖
(小学组及中学组各3名)
(以参赛作品数目计)
$5,000书券及奖座

8) 比赛条款及细则

     请按此阅览

按此下载全部比赛详情及附件

按此下载海报

「城市.友.园.人」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开启 / 关闭

比赛主题:「人与树木园境之间的欢乐时光,彼此友善共处」

园境及树木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份, 既为我们提供怡人的绿化景致,亦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元素。是次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由 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举办, 鼓励大家通过相片或短片记录我们在市区四周绿化空间的生活点滴、 感受及小故事。让大家一起陶醉于城市林木之间,共筑人树共融的和谐家园。

资深摄影师Gen Sir亦透过拍摄工作坊教大家几招旁身, 令你拍摄更得心应手。

「城市.友.园.人」摄影及短片创作比赛
「树木有风险 记紧做年检」巴士横额 ·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比赛开启 / 关闭

颁奖典礼


赛果公布

发展局绿化、园境及树木管理组 (下称「管理组」) 于2020年11月16日至12月23日举办了「树木有风险 记紧做年检」巴士横额 ·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比赛。

比赛期间,我们合共收到逾540份参赛作品,而评审团已选出以下各参赛组别的得奖作品。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小学组

金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小学组 - 金奖

姓名 : 陈一翘 (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启信学校)

创作理念 :
我的设计概念是利用几个树木保育员和中间一个大型木吊牌,突出「树木有风险 记紧做年检」这口号,来提醒大众对树木要每年都要检查的重要性。

银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小学组 - 银奖

姓名 : 赵彤 (德望小学暨幼稚园(小学部))

创作理念 :
人老了便容易多病痛,大树年纪大了也会容易生病,所以要定期做检查及悉心照顾它,否则倒下便会伤及途人。我画了一个树木医生,定期为树木检查,保障树木安全。

铜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小学组 - 铜奖

姓名 : 赵令衡 (喇沙小学)

创作理念 :
是次创作以树木为『医生』作重点及主体。天空的背景,带出环保、自然。字体重于「树木」、「年检」作设计,「树木」以植物 — 绿色及棕色搭配, 「年检」为警示 — 红色带出严谨性。最后树藤将全部元素关联起来,灯泡作提示。从而完成这个巴士横额设计。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中学组

金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中学组 - 金奖

姓名 : 周雪儿 (顺德联谊总会郑裕彤中学)

创作理念 :
作品使用蜡笔上色,像童话故事书般营造和谐快乐感觉。此外,配色使用树木颜色,配合大自然,让人感到舒服。时钟代表时间,树木随着时间流逝,会跟人类一样成长和老化。画中两人代表物业业主及合资格树艺师,鼓励他们一同参与检查树木工作。

银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中学组 - 银奖

姓名 : 刘家安 (仁济医院林百欣中学)

创作理念 :
政府积极实践绿化理念,在挤迫的市区营造更多绿化空间,树木风险管理是重要的一环。我运用活泼及鲜明的色彩设计,简洁易明的风格,让讯息能更有效地传递给社会大众。鼓励香港市民多为树木做年检,爱护我们的环境。

铜奖

巴士横额广告设计 — 中学组 - 铜奖

姓名 : 楼恩彤 (香港布厂商会朱石麟中学)

创作理念 :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可是无可避免,大自然的环境会为我们带来一定的风险。我的作品以对比和比喻的手法,以两个雀鸟家庭的不同遭遇,反映出树木做年检的重要性,如果不做年检,会有严重的后果。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金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金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金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金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金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徐靖雯 (香港专上学院)

创作理念 :
树木像人一样也会衰老,我在画面中绘画了一个树老人,一个为树检查的医生和一个倾听树声音的女孩子,以拟人的方式,希望人关心树的健康和状况,因为树木也是我城重要的一员。

银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银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银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银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银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潘卓瑶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

创作理念 :
透过描绘树艺师检查树木时的专业形象,加入漫画的拟人风格,希望透过轻松可爱的手法带出树木安全的重要性。设计配合醒目抢眼的色彩配搭,吸引大众对于议题的关注。

铜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铜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铜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铜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大专组 - 铜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张晓英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创作理念 :
树木修剪比喻成定期剪头发,树木巩固如同人骨折时需打石膏,加树木的灭虫如帮树木洗澡。希望市民能够更加多的同理心,把树木也看作人,他们也需要定期做身体检查。我们绝对有义务好好地照顾和爱护每一颗树,因为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金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金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金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金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金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梁仲浩

创作理念 :
为加强各界对树木做年检的关注,我设计了「树木小精灵」,他们会出现在电车的不同位置,他们代表着树木世界要与大家共融共乐,并提醒大众对树木做年检的讯息,希望做到人树共融的长远目标。

银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银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银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银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银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阮继增

创作理念 :
透过手绘形式,把「健壮及做妥年检的树木」与「问题树木」做对比,指出树木与人类同样面对生、老、病、死,让公众更易辨识各种不同树木健康及结构问题,从而明白「树木要年检」的重要性,减低树木倒塌风险。

铜奖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铜奖 - 左侧视图

左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铜奖 - 右侧视图

右侧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铜奖 - 正视图

正视图

电车车身广告设计 — 公开组 - 铜奖 - 后视图

后视图

姓名 : 尹仲雄

创作理念 :
以树的四季变化及医生的听诊器来推广树木应该好像人一样需要作定期的检查才可安全并健康地成长。

注 :

  • 参赛者已同意管理组保留权利,可复制、使用、修饰、展示、刊登及发放所提交的作品,或于任何媒体发放,作宣传或教育之用,不另致酬及另行通知。
  • 参赛者已同意管理组拥有所提交作品的知识产权,可投入生产,并于任何场合发放、展示或刊登完整作品或作品的部分作为(但不限于)推广管理组活动之用。
  • 参赛者已同意上述所有条款及细则,并无保留下解除任何管理组因刊登其作品的任何法律责任及同意赔偿所违章而引起主办机构的损失。

最佳参与奖 (小学)

  • 圣保罗书院小学

最佳参与奖 (中学)

  • 圆玄学院妙法寺内明陈吕重德纪念中学
摄影比赛开启 / 关闭

「人树共融 绿满家园」摄影/录像比赛2012 - 2013

「人树共融 绿满家园」摄影比赛2010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