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Roxb.) B. L. Burtt & A. W. Hill
英文名 : Hog Plum
中文名 : 南酸枣、酸枣、山枣、山枣子、枣子、山桉果、五眼果、五眼睛果、鼻子果、鼻涕果、花心木、醋酸果、棉麻树、啃不死
科名 : 漆树科
本地分布状态 : 原生物种
原产地 | 南酸枣原生于香港,在中国南部及西南部;日本南部、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老挝和泰国等地亦有分布。 |
---|---|
名字由来 | 种加词「axillaris」含有叶腋的意思。 |
生命力 | 南酸枣偏好全日照环境,对涝渍、路边污染物和修剪具高耐受性,对干旱和强风具中等耐受性,亦具高抗病虫害能力。 |
生态 | 常生于海拔300-2000米的小山和山地森林中。 |
应用 | 南酸枣生长迅速且适应能力强,是快速造林的理想树种。其遮荫效果不俗,故常被种植作行道树。除遮荫用途外,南酸枣的树皮和叶片富含单宁,可从中提炼出栲胶。其果实可鲜食,亦可酿酒,果核可用作活性炭原料。茎皮纤维则可用于制绳。南酸枣的树皮和果实皆可入药,具抗炎解毒、止血止痛等功效,亦可外敷治疗大面积烧伤或烫伤。 |
漆树科 |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与岭南酸枣(Spondias lakonensis):南酸枣和岭南酸枣皆属于漆树科。要区分两者,可从叶片和果实入手。南酸枣的叶缘全缘或幼株叶缘具粗锯齿,岭南酸枣的叶缘则为全缘。南酸枣的果实较大,约长2.5-3厘米,直径约长2厘米,岭南酸枣的果实则较小,约长0.8-1厘米,直径约长6-7毫米。 |
生长习性 | 落叶乔木。 |
---|---|
高度 | 最高可达20米。 |
茎 | 树皮呈灰棕色,片状剥落。小枝粗壮,呈暗紫棕色,无毛,具皮孔。 |
叶 | 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无毛或微被短柔毛;叶柄基部略肿胀,微被短柔毛;小叶7-15片,对生或互生;小叶柄无毛至微被短柔毛;叶片纸质,卵形至披针形,基部近偏斜、宽楔形至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全缘或具锯齿,两面被微柔毛或近无毛,或叶背脉腋具簇毛,侧脉8-10对,两面凸起。 |
花 | 雄花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苞片小;花萼被微柔毛至无毛,裂片三角形;花瓣呈紫色,长圆形披针形;雄蕊外露。雌花单生于叶腋,较雄花大;子房五室。 |
果 | 核果椭圆形或卵球形,成熟时转为黄色,两端圆形。 |
种子 | 果核顶端具5个小孔。种子无胚乳。 |
花期 | 本港3月至4月。 |
果期 | 本港7月至10月。 |
以上学名根据香港植物标本室网页:
https://www.herbarium.gov.hk/sc/hk-plant-database/plant-detail/index.html?pType=species&oID=3717
其他数据库引用的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