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 Ormosia henryi Prain
英文名 : -
中文名 : 花梨木、花榈木、亨氏红豆
科名 : 蝶形花科
本地分布状态 : 外来物种
原产地 | 花梨木原生于越南和泰国,在部分中国省份,如: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四川、贵州和云南东南部亦有分布。 |
---|---|
名字由来 | 属名「Ormosia」源自希腊词「ormos」,带有项鍊的意思,意指其种子可作串珠串成项鍊。由于花梨木数量稀少,加上被砍伐作木材,中国将花梨木纳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生态 | 常生于100-1300米的海拔山坡和溪谷旁边,亦常与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树种混生。 |
应用 | 花梨木可种植作绿化或防火树种。花梨木的木材结构细致紧密且重,纹理漂亮,可用于制作家具。其根部、枝条、叶片皆具药用价值,能祛风散结、解毒去瘀。 |
生长习性 | 常绿乔木。 |
---|---|
高度 | 最高可达16米。 |
茎 | 树皮灰绿色,平滑,具浅裂纹。小枝密被锈棕色绒毛。 |
叶 |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7片;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革质,叶背和叶柄均密被黄棕色贴伏绒毛,叶面暗绿色,光滑无毛,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有时略呈心形,叶缘微浅波状,顶端宽圆形、钝形或急尖,侧脉6-11对。 |
花 | 圆锥花序顶生,或总状花序腋生,密被贴伏褐色绒毛;花萼钟状;萼齿裂至花萼的三分之二,三角状卵形,两面皆密被褐色绒毛;花冠呈绿白色,边缘绿色带轻微紫色;翼瓣紫绿色,倒卵状长圆形;龙骨瓣倒卵状长圆形;雄蕊分离,不等长,花丝淡绿色,花药淡灰紫色;子房扁平,沿缝密被贴伏褐色长柔毛,其余无毛;胚珠9-10粒;花柱丝状,柱头偏斜。 |
果 | 荚果扁平,长圆形,顶端具喙;果瓣呈紫棕色,革质,无毛,内壁具隔膜。 |
种子 | 种子4-8粒,稀1-2粒,红棕色至鲜红色,椭球体形或卵球体形,光滑。 |
以上学名根据中国植物志网页:
http://www.efloras.org/florataxon.aspx?flora_id=2&taxon_id=200012243
其他数据库引用的学名
《GBIF》:Ormosia henryi P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