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树

学名 : Samanea saman (Jacq.) Merr.
英文名 : Rain Tree, Pukul Lima, Cow Tamarind, Hujan-Hujan, East Indian Walnut, Monkey-pod, Saman
中文名 : 雨树
科名 : 含羞草科
本地分布状态 : 外来物种

植物趣闻

原产地 雨树原生于南美洲热带北部。
名字由来 属名「Samanea」及种加词「saman」源自委内瑞拉北部称呼此树的西班牙名称「zaman」(意为「含羞草树」)的语言谬误。 由于此树的叶片会于下雨前合上,故亦被称为雨树。相传委内瑞拉政治领袖兼陆军将领——Simón Bolívar(音译为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曾领导五个拉丁美洲国家——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摆脱西班牙君主制统治并独立。玻利瓦尔和他的整支解放军驻扎在委内瑞拉的中部城市马拉凯附近一棵庞大的雨树下。当地人称这棵树为「saman de guerra」,在西班牙葡萄牙语中翻译为「雨树战争」。
生命力 雨树偏好全日照环境,对涝积土壤具耐受性。
生态 常生于美洲热带的干燥森林和疏林草原。
应用 雨树豆荚的果肉黏稠、甜美、具甘草味,可鲜食或加工成柠檬类饮料。雨树的木材耐用,是制作工艺品、家具、船舶、雕刻品(如传统夏威夷提基像)和镶板的首选木材。在中美洲,树干部分会被加工成牛车车轮。其木材亦被用于制造纸张、优质木炭和木柴。其果实具有药用价值。咀嚼其种子可缓解喉咙痛。把其新鲜叶片和内树皮的浸泡液作为茶饮用可用于治疗腹泻。浸热水浴时加入经蒸煮的雨树树皮或树根可以治疗胃癌。有报告指出,其叶片萃取物可抑制引起不同类型肺结核的细菌。

辨认特徵

生长习性 落叶乔木,呈对称伞形。
高度 最高可达10-25米。
呈对称伞形,分枝多,呈暗褐色,纵裂随年龄增长增多,长条状剥落。小枝被微柔毛至绒毛。
叶片互生,二回羽状复叶,羽片及叶片间的连接处具腺体;小叶3-8对,不对称长圆形,叶背被柔毛,叶面具光泽,基部半圆形,半截形,顶端圆形或钝形,有时微缺和具小短尖;小叶在傍晚和阴天时摺合。
花萼漏斗状;花冠呈红色或黄红色;雄蕊基部白色,顶端呈紫色,雄蕊管较花冠筒短。中心花无梗;雄蕊管较花冠长。具微香,能吸引蜜蜂。
豆荚呈黑色,长圆形,扁平,缝线增厚,种子间具隔膜,含有大量暗褐色种子嵌入黏稠、气味香甜的棕黑色果肉中。
种子 种子呈褐色,椭球体形。
花期 本港8月至9月。
备註

以上学名根据香港植物标本室网页:

https://herbarium.gov.hk/sc/hk-plant-database/plant-detail/index.html?pType=species&oID=9003

 

其他数据库引用的学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