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 Camellia japonica L.
英文名 : Japanese Camellia, Camellia
中文名 : 山茶、洋茶、茶花、晚山茶、耐冬、山椿、薮春、曼佗罗、野山茶
科名 : 山茶科
本地分布状态 : 外来物种
原产地 | 山茶原生于日本南部和南韩;在部分中国省份,如:四川、江西、山东、浙江东部和台湾亦有分布。 |
---|---|
名字由来 | 属名「Camellia」是为了纪念17世纪摩拉维亚耶稣会传教士及博物学家Georg Joseph Kamel (1661-1706)。种加词「japonica」含有「日本的」或来自日本的意思。 |
生命力 | 山茶偏好半阴暗环境、酸碱值呈中性至酸性及排水良好的土壤。 |
生态 | 常生于300-1100米的森林中,亦广泛种植于花园。 |
应用 | 山茶传统上用于制成茶叶和精油,并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作观赏植物。目前已知山茶具有超过23,000种栽培种。花色主要分为红色、淡红色或白色,多为重瓣。此外,大量研究证实,山茶不同部位的萃取物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 |
山茶科 |
山茶(Camellia japonica) 与香港茶(Camellia hongkongensis):山茶和香港茶皆属于山茶属。要区分两者,可从枝条和花丝入手。山茶的枝条呈灰棕色,香港茶的枝条则呈红棕色。山茶的花丝呈白色,香港茶的花丝则呈红色。 |
生长习性 | 灌木或小乔木。 |
---|---|
高度 | 最高可达9米。 |
茎 | 枝条及幼枝灰棕色,无毛。 |
叶 | 叶柄无毛或正面被短柔毛;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叶缘具细锯齿,顶端短渐尖或急尖,中脉呈黄绿色,厚,于两面凸起,侧脉每边7-8条。 |
花 | 花腋生或近顶生,单生或成对,近无柄;花瓣呈玫红色或白色,背面具丝状短柔毛;雄蕊众多。 |
果 | 蒴果球形,3室,每室具1-2粒种子;果皮干燥时厚实,木质。 |
种子 | 种子褐色,半球形至球形,无毛。 |
花期 | 本港1月至3月。 |
果期 | 本港9月至10月。 |
以上学名根据香港植物标本室网页:
https://www.herbarium.gov.hk/sc/hk-plant-database/plant-detail/index.html?pType=species&oID=7155
其他数据库引用的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