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 Syzygium samarangense (Blume) Merr. & L. M. Perry
英文名 : Java Apple, Samarange Syzygium
中文名 : 洋蒲桃
科名 : 桃金娘科
本地分布狀態 : 外來物種
原產地 | 洋蒲桃原生於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及台灣皆有栽培。 |
---|---|
名字由來 | 屬名「Syzygium」源自希臘詞「syzygos」,意指其對生的葉序。種加詞「samarangense」代表此樹種源自爪哇島的城市三寶壟。 |
生命力 | 洋蒲桃偏好全日照環境。 |
生態 | 常生於潮濕的熱帶生物群系中。 |
應用 | 洋蒲桃的果實香甜,可供食用。果期時樹上果實纍纍,嬌艷欲滴的鮮紅色果實掛滿枝條,十分壯麗,故亦被種植作觀賞用途。 |
蒲桃屬 | 香港有多種與洋蒲桃相似的樹種。洋蒲桃、烏墨、韓氏蒲桃、蒲桃和山蒲桃是香港較為常見的蒲桃屬樹種。 |
為了更容易分辨它們,下表列出了它們的辨認特徵:
品種特徵 | 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 | 烏墨(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 | 韓氏蒲桃(紅鱗蒲桃)(Syzygium hancei) | 蒲桃(Syzygium jambos) | 山蒲桃 (Syzygium levinei) |
---|---|---|---|---|---|
葉柄長度 | 不到4毫米或有時近無 | 10-20毫米 | 3-6毫米 | 6-8毫米 | 5-7毫米 |
葉片大小 | 10-22厘米 x 5-8厘米 | 6-12厘米 x 3.5-7厘米 | 3-7厘米 x 1.5-4厘米 | 12-25厘米 x 3-4.5厘米 | 4-8厘米 x 1.5-3.5厘米 |
花序長 | 5-6厘米 | 可達11厘米 | 1-1.5厘米 | 1-3.5厘米 | 3-7厘米 |
果實外形 | 暗紅色,梨形至圓錐形 | 成熟時紅色至紫黑色,橢球狀至甕缸狀 | 紅色至黑色,球狀 | 成熟時淡黃色,球狀 | 成熟時黑色,近球形 |
果長 | 直徑4-5厘米 | 直徑1-2厘米 | 直徑5-8毫米 | 直徑3-5厘米 | 直徑7-8毫米 |
生長習性 | 常綠喬木。 |
---|---|
高度 | 最高可達12米。 |
莖 | 小枝壓扁,幼枝微扁。 |
葉 | 葉柄有時近無;葉片對生,葉片橢圓形至長圓形,薄革質,葉背具許多細小腺體,葉面乾燥時轉為黃棕色,側脈14-19對,網狀脈明顯,具邊脈,基部狹窄、圓形或稍心形,頂端鈍形至稍急尖。 |
花 |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具花朵數朵;花朵白色;托杯倒圓錐形;花萼4裂,半圓形;花瓣4片,離生;雄蕊眾多。 |
果 | 漿果暗紅色,梨形至圓錐形,肉質,有光澤,頂端凹陷;宿存萼片肉質。種子一粒。 |
花期 | 本港3月至4月。 |
果期 | 本港5月至6月。 |
以上學名根據香港植物標本室網頁:
https://www.herbarium.gov.hk/tc/hk-plant-database/plant-detail/index.html?pType=species&oID=3078
其他數據庫引用的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