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遊賞。小遊記創作比賽開啟 / 關閉

綠意遊賞。小遊記創作比賽

香港是人煙稠密的大都會,市區內既擁有不少景觀優美的公共綠化空間,亦不乏具特色而又帶有季節美態的城市林木。為鼓勵學生多親身欣賞及了解本地的戶外綠化空間,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特意舉辦「綠意遊賞。小遊記創作比賽」,讓學生能在親身遊覽的過程中,加深對香港的園境設計及綠化元素的欣賞、認識和了解,並透過創意將其觀察、理解和感想記錄下來。

比賽詳情
1) 參賽資格及比賽組別
    • 本港中小學校就讀的學生均可參加。
    • 比賽分個人團體兩大類,每個級別均設個人賽及團體賽。
    • 每名學生可同時參加相同級別的個人賽及團體賽各一次。
    • 團體組別可由2至4名學生組成。
    • 比賽級別分以下四組:


級別

初小組: 小一至小三
高小組: 小四至小六
初中組: 中一至中三
高中組: 中四至中六

2) 作品要求
  • 學生需親身遊覽香港市區內的其中一個帶有城市林務及綠化元素的公共空間(如公園、海濱長廊、公共休憩處、綠化河道等),並以小遊記形式將遊覽期間觀察到的園境設施和植物特色、理解及感想以文字及繪圖記錄下來。

     (註:有關城市林務及公共綠化空間參考資料,可按此下載)

個人賽

  • 內容必須包含: 

             i)  公共綠化空間的名稱、地點、遊覽日期及時間。遊覽日期須於2025年內進行。
             ii)  以文字及繪圖記錄該公共綠化空間設施內的以下三個元素各一種
                       1)   園境設計特色或元素(例如:水境、大草坪、觀望台、涼亭、圖騰等)
                       2)   樹木(註:學生可參考樹木上的二維條碼樹木標籤所記錄的資料,了解樹木的資訊,可按此瀏覽)
                       3)   特色植物(除樹木以外)
              iii)  以文字表達對以上(i) 及 (ii) 項的感想及觀察。

        • 作品規格:

             i)   遊記作品尺寸須不大於A4尺寸(210亳米x 297亳米),以單面不多於三頁記錄,直向或橫向均可,紙張材質顏色沒有規限。
             ii)  文字記錄可以用筆記、詩句、日記等方式表達。文字總數不可多於300字。中文或英文均可。
             iii) 繪圖可使用傳統繪畫材料或電繪並列印於紙張上。可以單色或彩色創作。如使用電繪,需於作品背面列明電繪軟件名稱。

團體賽

      • 內容必須包含: 

             i)  公共綠化空間的名稱、地點、遊覽日期及時間。遊覽日期須於2025年內進行。
             ii)  以文字及繪圖記錄該公共綠化空間設施內的以下三個元素各三種
                       1)   園境設計特色或元素(例如:水境、大草坪、觀望台、涼亭、圖騰等)
                       2)   樹木(註:學生可參考樹木上的二維條碼樹木標籤所記錄的資料,了解樹木的資訊,可按此瀏覽)
                       3)   特色植物(除樹木以外)
              iii)  以文字表達對以上(i) 及 (ii) 項的感想及觀察。

        • 作品規格:

             i)  文字記錄可以用筆記、詩句、日記等方式表達。文字總數不可多於500字。中文或英文均可。
            ii) 遊記作品尺寸須不大於A4尺寸(210亳米x 297亳米),以單面不少於三頁或多於五頁記錄,直向或橫向均可。紙張材質顏色沒有規限,唯作品須以統一尺寸及版面方向記錄。
            iii) 繪圖可使用傳統繪畫材料或電繪並列印於紙張上。可以單色或彩色創作。如使用電繪,需於作品背面列明電繪軟件名稱。

3) 參賽辦法
      • 參賽者完成參賽作品後,可把作品交回所屬學校,並由校方遞交予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
      • 學生亦可於比賽截止日期及時間前自行將作品及「個人參賽表格」 電郵至pr_glo@devb.gov.hk(不多於10MB),或以郵寄方式遞交予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唯經此途徑遞交的參賽作品,將不會被統計入學校賽「踴躍參與獎」的作品數目。
      • 如經校方遞交,學校請於比賽截止日期及時間前把已填妥的「學校參賽表格」連同參賽者參賽作品一併交至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
      • 校方及學生如以郵遞形式寄交,請在信封面註明「綠意遊賞。小遊記創作比賽」。投寄前請確保郵件已貼上足夠郵資,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不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 而有關郵件將退回香港郵政處理。因郵遞而導致作品摺曲、損壞、寄失等,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概不負責。
                            郵寄地址:香港添馬添美道2號政府總部西翼16樓
                                                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
                                              「綠意遊賞。小遊記創作比賽」
      • 可於此下載「學校參賽表格」「個人參賽表格」。 
4) 比賽截止日期及時間

     2025年5月30日下午5時30分 (郵寄遞交以郵戳日期為準;專人遞送以發展局收件印章日期為準。)

5) 比賽結果公布

     得獎名單約於 2025 年 6 月底揭曉,得獎者所屬學校將獲專人通知領獎事宜。

6) 評分準則
作品繪圖: 評分比例
描繪細緻度 25%
美感及遊記佈局 25%
創意度 20%
文字描述: 評分比例
描述準確度 20%
寫作水平 10%

7) 獎項
個人賽
冠軍 (每級別1名) $3,000書券及獎座
亞軍 (每級別1名) $2,000書券及獎狀
季軍 (每級別1名) $1,000書券及獎狀
優異獎 (每級別約10名) $500書券及獎狀
最佳文字記錄獎 (每級別1名) $1,000書券及獎狀
最佳描繪記錄獎 (每級別1名) $1,000書券及獎狀
最具觀察力獎 (每級別1名) $1,000書券及獎狀

團體賽
冠軍 (每級別1名) $8,000書券及獎座
亞軍 (每級別1名) $5,000書券及獎狀
季軍 (每級別1名) $3,000書券及獎狀
優異獎 (每級別約10名) $2,000書券及獎狀
最佳文字記錄獎 (每級別1名) $3,000書券及獎狀
最佳描繪記錄獎 (每級別1名) $3,000書券及獎狀
最具觀察力獎 (每級別1名) $3,000書券及獎狀

學校賽
最踴躍參與獎
(小學組及中學組各3名)
(以參賽作品數目計)
$5,000書券及獎座

8) 比賽條款及細則

     請按此閱覽

按此下載全部比賽詳情及附件

按此下載海報

「城市.友.園.人」攝影及短片創作比賽開啟 / 關閉

比賽主題:「人與樹木園境之間的歡樂時光,彼此友善共處」

園境及樹木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部份, 既為我們提供怡人的綠化景致,亦是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元素。是次攝影及短片創作比賽由 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舉辦, 鼓勵大家通過相片或短片記錄我們在市區四周綠化空間的生活點滴、 感受及小故事。讓大家一起陶醉於城市林木之間,共築人樹共融的和諧家園。

資深攝影師Gen Sir亦透過拍攝工作坊教大家幾招旁身, 令你拍攝更得心應手。

「城市.友.園.人」攝影及短片創作比賽
「樹木有風險 記緊做年檢」巴士橫額 ·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比賽開啟 / 關閉

頒獎典禮


賽果公布

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 (下稱「管理組」) 於2020年11月16日至12月23日舉辦了「樹木有風險 記緊做年檢」巴士橫額 ·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比賽。

比賽期間,我們合共收到逾540份參賽作品,而評審團已選出以下各參賽組別的得獎作品。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小學組

金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小學組 - 金獎

姓名 : 陳一翹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

創作理念 :
我的設計概念是利用幾個樹木保育員和中間一個大型木吊牌,突出「樹木有風險 記緊做年檢」這口號,來提醒大眾對樹木要每年都要檢查的重要性。

銀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小學組 - 銀獎

姓名 : 趙彤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小學部))

創作理念 :
人老了便容易多病痛,大樹年紀大了也會容易生病,所以要定期做檢查及悉心照顧它,否則倒下便會傷及途人。我畫了一個樹木醫生,定期為樹木檢查,保障樹木安全。

銅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小學組 - 銅獎

姓名 : 趙令衡 (喇沙小學)

創作理念 :
是次創作以樹木為『醫生』作重點及主體。天空的背景,帶出環保、自然。字體重於「樹木」、「年檢」作設計,「樹木」以植物 — 綠色及棕色搭配, 「年檢」為警示 — 紅色帶出嚴謹性。最後樹藤將全部元素關聯起來,燈泡作提示。從而完成這個巴士橫額設計。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中學組

金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中學組 - 金獎

姓名 : 周雪兒 (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

創作理念 :
作品使用蠟筆上色,像童話故事書般營造和諧快樂感覺。此外,配色使用樹木顏色,配合大自然,讓人感到舒服。時鐘代表時間,樹木隨著時間流逝,會跟人類一樣成長和老化。畫中兩人代表物業業主及合資格樹藝師,鼓勵他們一同參與檢查樹木工作。

銀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中學組 - 銀獎

姓名 : 劉家安 (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

創作理念 :
政府積極實踐綠化理念,在擠迫的市區營造更多綠化空間,樹木風險管理是重要的一環。我運用活潑及鮮明的色彩設計,簡潔易明的風格,讓訊息能更有效地傳遞給社會大眾。鼓勵香港市民多為樹木做年檢,愛護我們的環境。

銅獎

巴士橫額廣告設計 — 中學組 - 銅獎

姓名 : 樓恩彤 (香港布廠商會朱石麟中學)

創作理念 :
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生活,可是無可避免,大自然的環境會為我們帶來一定的風險。我的作品以對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兩個雀鳥家庭的不同遭遇,反映出樹木做年檢的重要性,如果不做年檢,會有嚴重的後果。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金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金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金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金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金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徐靖雯 (香港專上學院)

創作理念 :
樹木像人一樣也會衰老,我在畫面中繪畫了一個樹老人,一個為樹檢查的醫生和一個傾聽樹聲音的女孩子,以擬人的方式,希望人關心樹的健康和狀況,因為樹木也是我城重要的一員。

銀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銀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銀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銀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銀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潘卓瑤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創作理念 :
透過描繪樹藝師檢查樹木時的專業形象,加入漫畫的擬人風格,希望透過輕鬆可愛的手法帶出樹木安全的重要性。設計配合醒目搶眼的色彩配搭,吸引大眾對於議題的關注。

銅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銅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銅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銅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大專組 - 銅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張曉英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

創作理念 :
樹木修剪比喻成定期剪頭髮,樹木鞏固如同人骨折時需打石膏,加樹木的滅蟲如幫樹木洗澡。希望市民能夠更加多的同理心,把樹木也看作人,他們也需要定期做身體檢查。我們絕對有義務好好地照顧和愛護每一顆樹,因為他們都是有生命的。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金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金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金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金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金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梁仲浩

創作理念 :
為加強各界對樹木做年檢的關注,我設計了「樹木小精靈」,他們會出現在電車的不同位置,他們代表著樹木世界要與大家共融共樂,並提醒大眾對樹木做年檢的訊息,希望做到人樹共融的長遠目標。

銀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銀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銀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銀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銀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阮繼增

創作理念 :
透過手繪形式,把「健壯及做妥年檢的樹木」與「問題樹木」做對比,指出樹木與人類同樣面對生、老、病、死,讓公眾更易辨識各種不同樹木健康及結構問題,從而明白「樹木要年檢」的重要性,減低樹木倒塌風險。

銅獎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銅獎 - 左側視圖

左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銅獎 - 右側視圖

右側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銅獎 - 正視圖

正視圖

電車車身廣告設計 — 公開組 - 銅獎 - 後視圖

後視圖

姓名 : 尹仲雄

創作理念 :
以樹的四季變化及醫生的聽診器來推廣樹木應該好像人一樣需要作定期的檢查才可安全並健康地成長。

註 :

  • 參賽者已同意管理組保留權利,可複製、使用、修飾、展示、刊登及發放所提交的作品,或於任何媒體發放,作宣傳或教育之用,不另致酬及另行通知。
  • 參賽者已同意管理組擁有所提交作品的知識產權,可投入生產,並於任何場合發放、展示或刊登完整作品或作品的部分作為(但不限於)推廣管理組活動之用。
  • 參賽者已同意上述所有條款及細則,並無保留下解除任何管理組因刊登其作品的任何法律責任及同意賠償所違章而引起主辦機構的損失。

最佳參與獎 (小學)

  • 聖保羅書院小學

最佳參與獎 (中學)

  • 圓玄學院妙法寺內明陳呂重德紀念中學
攝影比賽開啟 / 關閉

「人樹共融 綠滿家園」攝影/錄像比賽2012 - 2013

「人樹共融 綠滿家園」攝影比賽2010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