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2国际城市林务研讨会
主办机构:发展局

节目

English | Traditional Chinese/繁體 | 主页 | 讲者 | 实地考察 | 展览厅 | 媒体 | 合办机构及支持机构 | 私隐政策 | 声明 | 非文字版网页 |

第一日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第二日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第三日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议题一: 福祉城市
开幕礼
城市自然生态与健康的关系
Mr Matthias BRAUBACH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环境与健康中心技术主任

演讲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化稳步发展,全球大部分人口已在城市生活。城市生活限制了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而且可令人们暴露于更多环境危害,例如空气污染及噪音污染。面对人口膨胀、资源有限,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很多城市地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让城市提供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克服这些挑战。

蓝绿空间及其他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提供创新的方法,提升城市环境的质素、加强本地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及推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福祉。公众及私人地方的公园、游乐场、植物及水体是此等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可有助确保:

  • 城市居民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大自然;
  • 维持及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 减轻空气污染或噪音等环境危害;
  • 缓解极端天气情况(热浪、暴雨、洪水)的影响;
  • 提升城市生活质素;
  • 通过纾解压力和放松身心、运动、加强社会互动及社区凝聚力,改善居民的健康和福祉。

城市自然生态是城市所提供的公共空间及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可为城市社区各成员带来促进健康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确保公共蓝绿空间可让各个人口组别都可轻松使用,而且是在市内公平分布。引入城市蓝绿空间,人人均可受惠;但对于通常难有机会接触优质蓝绿空间的弱势社群和未获充足服务的社区团体来说,引入蓝绿空间的意义更大。

研讨会简报
林中城市:亲自然城市的愿景
Professor Timothy BEATLEY
维珍尼亚大学建筑学院的Teresa Heinz可持续社区教授

演讲内容摘要
讲者将介绍生命亲和城市的愿景、实践方式及全球趋势,当中特别思考树木和城市林木扮演的重要角色。生命亲和是指人天生热爱大自然和需要亲近大自然;生命亲和城市以此作为核心,在设计和规划方面把大自然放在中心位置,是全球城市化的新方向。 Beatley将说明有关主要设计特点及规划原则是实现愿景的基本条件,并探讨如何把自然教育融入其中。全球生命亲和城市网络也是讨论项目之一,特别是网络的伙伴城市如何以创新方式保护及欣赏林木,让其茁壮成长。

研讨会简报
小休
治愈世界城市:古代智慧启发的海绵城市及海绵星球
俞孔坚教授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
土人设计创办人及首席设计师

演讲内容摘要
人类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灰色基础设施对我们战胜自然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副作用是扼杀了人类与自然、及自然过程之间的深层联系。与灰色基础设施相对的是绿色基础设施,也叫生态基础设施。从古代农民的智慧中获取灵感,二十多年来,作者试图复兴这些古老的农业智慧,试着把它们跟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解决当今的城市生态问题。作者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简单、廉价又不失美观,已在中国200多个城市中进行了大规模应用。

研讨会简报
重塑城市河岸景观: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陈艳博士
香港大学地理系副教授

演讲内容摘要
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联系密切,面对气候变迁和生态退化等严峻挑战,大湾区的经验分享及协同合作至关重要。城市河流是自然与人类社会交汇互动的关键区域, 然而,城市发展改变了河流景观:河道被覆盖或渠化,水质受到污染,河岸植被被清除。

重塑城市河流景观、修复河流生态,优化城市中的蓝绿空间,以打造宜居、健康的城市,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

河流景观重塑是由中欧联合资助的城市森林应对方案(CLEARING HOUSE)战略合作项目的一项研究重点。香港、深圳及广州开展精诚合作,因地制宜选择和应用河岸植物,在相关设计中融合和展现独特的岭南文化传统,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城市河流相关的科学研究、决策和设计实践。我们将分享这三个友邻城市重塑河流自然景观的实践案例,并针对如何营造具有生态多样性和气候变化韧性的大湾区,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及合作方向。

研讨会简报
讨论环节
午休

议题二: 大湾区的城市林务
园林树木抗风性研究及实务对策
肖洁舒教授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风景园林设计总园林师

演讲内容摘要
园林树木抗台风的因素探讨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探访和文献研究,总结园林树木在台风过后的受损状况,分析园林树木抗风的因素。

树种抗风性评价
对树种进行了抗风评价并按抗风能力由大到小排序推荐树种,对树种进行了抗风特性评价。

实务对策
就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园林树木抗风能力的措施与方法。强调养护管理层面上树木的修剪管理可大大地提高其抗风能力,对15种易倒伏、易断枝树种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防台风修剪指引;完整总结了现有7类共16种护树架的适用性,并根据景观等级分类推荐。

总结
园林树木抗风能力与多因素相关,实务中,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加强其抗风性:一、规划设计层面,为将来新的植物景观工程选择合适的抗风树种、种植形式、规划合理的绿地空间结构,考虑种植立地环境以及对苗木相关性;二、绿化施工层面,选苗、种植、管养,层层把关保证高质量苗木种植;三、绿化管理养护层面,对于新种及已种的园林绿化树木,包括根系培育、修剪、支护、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在满足树木健康生长条件的前提下,强调养护工作中修剪及根系保护,并针对不同树形及其生长特性提出了抗风的修剪方法。
建设可抵御极端风暴的安全城市森林
梁钧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的副教授

演讲内容摘要
近年各国大型城市大力提倡城市绿化工程,意在恢复已建成环境的生态系统,建设城市森林。香港政府已投资数亿港元种植树木;但是,由于当前气候变化,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大量树木损毁。现存的城市树木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利用视觉手段对地表以上的树木健康进行定性的判断。然而,截至目前,对树根锚固能力的科学研究仍然严重缺乏,相关课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当树遭受风荷载时,估算树根的锚固强度需要考虑风-树根-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含的科学机理十分复杂,需要运用大量跨学科理论进行研究。

本报告将围绕树木稳定性问题介绍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将树视为一个承受风荷载的柔性结构,该结构系统能够通过科学方法和工程理论进行定量的分析。我们运用一系列尖端科技,通过光学雷达扫描和3D打印技术,建立用于实验研究、具有高真实度、能够表征本地植物根系特征的小尺度的物理模型。基于此物理模型,我们将证明根–土相互作用和树根的锚固能力对树木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我们也将对运用由园林废物衍生的生物碳改善城市土质并促进根系发展和提高树根锚固的可行性展开讨论。

研讨会简报
讨论环节
小休
华南地区主要园林害虫识别与防治
温秀军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

演讲内容摘要
主要讲解我国华南地区城市绿化和园林植物上主要害虫种类识别与防治方法。针对近年常见的,常发危害和偶尔成灾的主要害虫,扼要讲解其识别特征,发生危害规律,监测和防治方法。以及讲解了危害樟树,榕树,中华润楠,土沉香,糖胶树,秋枫、白兰、罗汉松、宫粉紫荆、无忧树、大叶紫薇、柚木、盆架子、团花树、桉树等树种的常见害虫46种,其中食叶害虫17种,吸汁害虫17种,钻蛀性害虫12种。分类讲解了食叶害虫,吸汁害虫和钻蛀性害虫的监测与防治方法。

研讨会简报
华南地区城市树木管理技术与案例
黄颂谊女士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园林正高级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及ISA注册树艺师

演講內容摘要
华南地区常指南岭以南地区,这里光热充足、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植物资源丰富。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均在华南地区内,大湾区将建设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在本次研討會中,本人將介紹廣州等城市樹木管理方面的經驗和技術要點,著重介紹行道樹風險評估、古樹名木風險評估及復壯管理的技術,將以"‘八路一島'行道樹風險評估"等3個案例進行具體技術點的介紹。
香港城市各绿化空间类型下的土壤特性及与树木生长表现的关系
张浩博士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环境及设计学院副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城市绿地,包括城市公园、行道树、住宅花园、草坪和屋顶花园,是绿化发展的载体,同时对城市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设计和管理不善,香港城市绿地的质量普遍较差。本研究评估了香港城市绿地中树木的生长表现、土壤理化特性、土壤中的金属污染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范围涵盖港岛、九龙和新界。根据其功能和位置选择了八种主要的城市绿地类型。选择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地点,包括青衣、九龙、乐富、香港和柴湾,并进行目测树木评估和土壤取样。所有土壤样品均被归类为砂质壤土或砂壤土,拥有高比例的砂和低比例的粉粒和粘土。城市绿地中的土壤营养价值很低。通过比较城市绿地类型之间的土壤养分,发现公园土壤(氮、磷、钾)的养分值显著低于路边。从城市绿地收集的土壤样品中发现了无法检测的土壤金属污染物(铅、铜、锌、镉和 锂)。城市绿地的pH值主要介于微酸性和微碱性之间,公园土壤样品的土壤电导率显著低于路边。此外,城市绿地中的土壤板结很明显。 164 个土壤样品中的 49 个被确定为压实。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香港城市绿地当前的问题,并以技术或可管理的方式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

研讨会简报
讨论环节

网站上发布的简报和演讲片段均已取得相关主讲嘉宾的允许作查阅,并以主讲嘉宾使用的语言作显示。


wcag2.1AA-v.png img-footer-logo-3.png
© 2021-2022 IUF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