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2國際城市林務研討會
主辦機構:發展局

節目

English | Simplify Chinese/简体 | 主頁 | 節目 | 講者 | 實地考察 | 展覽廳 | 媒體 | 合辦機構及支持機構 | 私隱政策 | 聲明 | 非文字版網頁 |

第一日
2022年3月2日 (星期三)
第二日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第三日
2022年3月4日 (星期五)

議題三: 改善健康與福祉的景觀設計
簡介
為韓國城市民眾舉辦的森林療法(Sup-Chiyu)活動個案研究
朴範鎭教授
忠南大學環境及森林資源學系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由於動態的城市擴張過程十分急速,首爾 (大韓民國首都) 很容易出現壓力。因此,韓國在一九九零年代開始以森林康樂作為其中一個管理森林的方法。在21世紀初期,以改善健康為目標的森林康樂活動被特別界定和應用為森林療法。本簡報的目的是介紹韓國森林療法研究的概況,並分享重大研究的結果。

研討會簡報
都市景觀及健康城市: 論城市綠色景觀對大眾健康的影響機制及重要研究問題
姜斌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副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本研究針對目前當代城市, 特別是主要的高密度城市顯著的城市環境問題及其所導致的大眾健康問題, 從舒緩精神壓力、減輕精神疲勞、促進身體活動、提供生態產品與服務、提升社會資本五個理論機制來解釋城市綠色景觀對公眾健康及福祉的影響,並據此提出了一個簡明的理論框架和一系列重要的相關實證研究成果。

研討會簡報
活化大圍明渠 – 於城市中打造親近大自然的藍綠空間
王協力工程師
渠務署排水工程部總工程師

演講內容摘要
隨著更多研究發現藍綠空間對心理健康的正面影響,市民大眾開始期望可以於鬧市中有親近大自然的空間。但像香港人口稠密的地方,打造從居住地方步行可至的藍綠空間,並非容易的事。

土地共用的概念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法。渠務署積極把理念付諸實踐,將綠化空間融入排水基建中,例如開放跑馬地蓄洪計劃泵房上蓋的綠化屋頂。此外,我們進一步落實「河畔城市」概念,為社區注入更多的藍綠空間。 繼活化啟德河工程成功打造香港第一條「綠化河道走廊」後,我們現正為敬業街明渠和佐敦谷明渠兩條混凝土排水渠進行活化,建造成綠色河道。

我們希望更進一步,讓公眾不只可以從河岸兩邊欣賞活化後的河道,還可走進河道,沉醉藍綠色空間中。而大圍明渠將會成為香港首條可以讓公眾進入的活化河道。這條 2 公里長的排水渠將打造成不同區域,包括生態保育地、社區後花園和休閒活動空間。 這些區域將會由行人步道連接起來,讓公眾和大自然有更親密的接觸。在這親水、近水的活動空間中,將設有洪水預警和安全系統,該系統會分析天氣預報資訊和實時雨量及水位數據,提供水位可能上升的預警,讓公眾可以安全享用活化後的河道。

研討會簡報
討論環節
小休
構建綠化:以實證為本的設計策略,結合城市綠化對健康與氣候應變能力帶來的協同效益
Dr Sara BARRON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城市林務講師

演講內容摘要
世界各地的城市正面臨重大挑戰。工業國家正經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認知障礙症等慢性疾病肆虐的問題,放棄找尋解決方案的希望是極為容易的選項。然而,終於有正面的消息。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多花時間在戶外,到花園、公園和其他有樹木的地方活動,均有助身心健康,預防各種疾病。進行多次短時間運動的益處,可媲美單次長時間運動,而在一天中不同時段抽出少許時間接觸大自然,效果亦能積少成多。過去數十年的研究結果都顯示都市綠化貢獻良多,有助改善人民的身心健康,並為城市降溫,但我們卻發現並沒有做過甚麼來把研究結果轉化為實際措施,以便可在社區環境中實行。我們的研究團隊認為,有必要訂出以實證為本的實際解決方案,供負責管理城市空間的各方採用,包括地方政府、發展商,或大型院校校園的管理者。我們歸納出八項可擴展以實證為本的市區綠化措施,增加都市人每日接觸綠化空間的機會,包括在室內活動和穿梭於建築物之間的時間,以及戶外休閒時間。有關指引着重於運用城市樹木,因為科研結果顯示,大規模種植植物的效益最佳。任何人有意在社區不同層面提升生活質素,均可採用該等措施。

研討會簡報
對香港高密度住宅區開放空間中使用者停留行為的研究
史舒琳博士
清華大學景觀及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本演講基於本人早前在香港開展的一項關注公共屋邨開放空間使用與設計的研究工作。該研究基於時空與統計分析,發現開放空間中停留行為與空間構成和景觀特質之間具有某些關係,這些使用者與空間的互動對自身的健康福祉也會有所影響。希望這些討論對未來的園境設計有所助益。
香港東涌新市鎮擴展區的未來城市森林
Ms N.T. PONG
土木工程拓展署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高級園境師

演講內容摘要
東涌新市鎮擴展是香港現正進行的大型發展項目之一,旨在提供中期土地及房屋供應,以應付房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需要,同時平衡保育自然環境和可持續的新市鎮擴展。在規劃設計階段,土木工程拓展署把握機遇,在園境設計中採用城市林務策略及藍綠建設,將附近的大自然與新社區聯繫起來。這個未來的城市森林將與建議的生態網絡配合,提供綠化走廊串連北大嶼山郊野公園和東涌谷的自然生態環境。最終目標是建造一個有抗禦性的城市森林,不僅可以應對氣候變化、豐富生物多樣性,展示人類、動物和植物之間和諧的共生關係,以打造更宜居的城市。

研討會簡報
討論環節
午休

議題四: 健康的城市林木
為城市樹木提供以科學為本的土壤營養
Dr Linda CHALKER-SCOTT
華盛頓州立大學校外推廣部城市園藝家及園藝學系副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越來越多人明白到,在處方使用肥料前先進行土壤測試十分重要。不過,並非所有土壤測試都一樣 — 農業用的土壤指標並不適用於景觀種植。此外,我們可以把相關的土壤測試數據與小心進行的現場觀察所得結果聯繫起來,以更深入了解什麼是有機物質水平和營養水平的可持續水平。樹藝師及園景管理人學習如何通過評估現場環境的地面實況,詮釋土壤測試結果,可了解根際環境當時的運作情況,以及知道需要加添哪些物質。此外,認識到健康土壤生物區系的重要性,可鼓勵管理人減少使用除菌劑及除真菌劑,以免殺死有益的微生物。

研討會簡報
園林和城市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植物選擇原理與方法
張德順教授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氣候變化、全球變暖、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溫室效應、熱帶氣旋、風暴潮、暴雨內澇、熱浪、乾旱、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等術語出現在各種學術期刊和公共媒體上。氣象災害和極端氣候事件正在改變我們大氣的組成、水圈的空間分布、巖石圈的地理環境、土壤圈的區域分異、生物圈的生境演化。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脆弱境地,也給園林生態系統和城市林業帶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機。面對挑戰,風景園林和城市林業學科需要以專業智慧提升樹種的生態抗性,促進生態系統服務的可持續性。在宏觀對策的基礎上,梳理了園林綠化和城市林業植物選擇的生長、形態、生態、生理指標,對500余種樹種進行了抗寒、耐熱、抗旱、耐澇、抗日灼、抗蟲、抗風、耐鹽、耐瘠薄進行了定量測定和多元分析。提出了"適樹適地"的原則,闡明了生態安全、園林綠化和城市林業健康的技術方法。

研討會簡報
一種快速評價園林樹木在生境脅迫下生長敏感性的新方法—以德國薩克森州園林樹木應對乾旱為例
劉鳴博士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博士後研究生

演講內容摘要
如何快速評價園林樹木在不同生境條件下的生長反應一直是城市林業管理工作的難點,因此,探索出一種有效的評價方法具有切實的實踐指導意義。本研究以歐洲中部德國薩克森州為例,近年頻繁的乾旱對當地森林和園林樹木造成了嚴重威脅,當地樹木的生長活力和對其生境的適應性正在下降。通過測量在不同生境中24種樹種的多年年均梢長,計算相對年均梢長增長(RAI)指標來評價樹木應對乾旱脅迫的生長敏感性。結果顯示:1)年均梢長隨著樹齡的增長而減小,郁閉林中幼齡樹和開敞林中低齡樹的年均梢長要長於成年行道樹。2)各樹種的多年年均梢長與標準化降水指數顯著相關(r2=0.687, p<0.01),郁閉林中的歐洲水青岡(Fagus sylvatica)和夏櫟(Quercus robur),以及開敞林中的歐梣(Fraxinus excelsior)和夏櫟(Q. robur)對乾旱不敏感,但各生境中有14種樹木對乾旱極為敏感。3)各樹種葉片膨壓損失點水勢(Ψtlp,MPa)的均值與極小值之間呈顯著相關性(r2=0.549,p<0.01),但與生長敏感性不相關。4)木質部特性與RAI(r=0.553,p<0.01)和生長敏感性(r=0.545, p<0.01)之間呈顯著性相關,半環孔材樹種和散孔材樹種比環孔材樹種對乾旱敏感。綜上,本研究認為,各樹種的年梢生長與生境條件,以及自身抗旱性緊密相關,但受多種相關因子的影響和制約,諸如樹齡、微生境、嫁接效應和種間競爭等。多年年均梢長測量可推薦作為一種簡便、快速、有效的評價樹木生長活力和生境適應響應的方法,可為初步篩選抗逆性園林綠化樹種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研討會簡報
討論環節
小休
生物和物理碰撞、搗亂、損壞時 – 或健康土壤是如何造成的(或是如何破壞的)
Dr Alexia STOKES
法國國家農業食品與環境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演講內容摘要
土壤的形成可以是數百年計,是物理、生物及化學作用的產物。雖然當中的化學作用已經大量研究,但對於土壤與當中微生物之間的物理互動如何改變土壤形成的過程,我們才剛開始了解。土壤在潮濕到乾燥的過程中產生微團聚體(土壤粒子在過程中有物理「碰撞」)。微生物和動物吸食根部的滲出物及凋落物時(「搗亂」植物基質),形成的分泌物(「損壞」)有助土壤粒子結合,形成大團聚體。微生物的分泌,亦是導致土壤碳封存的重要機制之一。根部和動物在土壤中移動時,會為微生物建立穩定的通道,促進生物互動。移除植物會減少土壤生物群可獲取的基質;假如不予補充,可造成此生物網絡崩潰,導致團聚體受物理力量(例如雨水)侵蝕而崩解。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可改善整個「碰撞、搗亂、損壞」過程。具體而言,固氮豆類植物有茂密而呈纖維狀的根系,能發揮多個作用:既可作為共生細菌(可提升土壤的氮和碳含量)的寄主,亦可為生物通量建立穩定的通道,改善土壤結構。土地管理者如希望減少土壤分解及流失,並在都市環境創造健康和多用途的土壤,有關資料對於他們而言很有用。
使用綠色屏障減少污染的長期實驗結果
Professor Francesco FERRINI
佛羅倫斯大學農業、食品、環境及林業系正教授

演講內容摘要
這個項目在二零一四年展開,通過在不同季節收集車輛排放的沉積物,研究不同品種的常綠灌木如何影響若干重金屬及三種不同成分懸浮粒子的沉積動態。此外,項目也測試不同種植分布(種植密度、與路邊的距離),以及不同品種及修剪密度帶來的影響。

實驗在意大利托斯卡纳西北部一條交通十分繁忙的四線行車路進行。年中,工作人員多次量度一個綠色屏障圍封的區域及相連草坪的懸浮粒子的沉積量。通過照片,人員在顯微鏡下分析被動式採樣器的懸浮粒子沉積量,以判斷過濾器表面被懸浮粒子覆蓋的百分比。另外,在整個實驗期間,人員還監測了多項大氣參數,包括相對濕度、雨、風及溫度等參數。實驗期間還檢測到一些重金屬沉積物。

其他學者曾就不同植物品種攔截交通等污染源頭微粒的表現進行研究。這項研究除了證實這些學者的部分研究結果外,還就如何在品種、種植密度及修剪情況等方面達到最佳屏障形態提供資料。

一如事先假設,懸浮粒子的沉積量,與氣象情況有密切相關。而由於地點靠近道路,人為的黑色粒子多於啡色粒子(來自泥土、被風吹起的塵粒等各種源頭)。

該項研究(現時仍在進行)顯示,除了品種的選擇外,植物的分布和管理狀況(例如修剪),亦對減少污染的效果大有影響。

第二個實驗(尚未完成)旨在測試量化懸浮粒子的不同方法(一:根據顯微鏡分析進行圖像處理;以及二:過濾程序)。實驗圍繞40種樹木和灌木展開,根據懸浮粒子積聚的程度,以及不同方法之間的密切關連,選出了其中18種,用於研究暴露在各種污染源之下,懸浮粒子積聚的情況。

該等實驗所提供的資料,不單有利於規劃綠色屏障以減低污染,更有助選擇較能減少空氣含塵量的樹種。

研討會簡報
閉幕辭

網站上發布的簡報和演講片段均已取得相關主講嘉賓的允許作查閱,並以主講嘉賓使用的語言作顯示。


wcag2.1AA-v.png img-footer-logo-3.png
© 2021-2022 IUFC 保留所有權利。